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辽源站长网 (https://www.0437zz.com/)- 云专线、云连接、智能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经营推广 > 正文

科学家x企业家:未来十年人类工作与生活将如何改变?

发布时间:2019-12-23 13:43:20 所属栏目:经营推广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举报
导读:图片来自“特定授权” 2019世界创新者年会(World Innovators Meet 2019, 简称WIM2019),于2019年12月6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指导,亿欧·EqualOcean、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联合主办,以“科创4.0:共建全球化

付刘伟:对,我们有一半时间是搞应用,一半时间也搞技术的研究。物联网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安防、智慧城市、金融、交通、物流等等各个领域。我们主要做的领域是消防安防、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我刚才讲到,我们做的是一个端到端的服务,一端是传感器,比如最基础的传感器,彻底改造了电器火灾的预防和监控方式。为什么改造呢?这个传感器如果是按照现在行业标准去做,最终在做应用会面临到一堆的问题。比如烟雾传感器,在南方房顶会有水渗下来,当有大雾的时候烟雾传感器会全程报警。

第二我们在做感知网络。因为现在物联网的网络协议比较多,不管是NB还是其他的,这块国内自主可控的基本没有,所以我们用四年时间研究出了完全自主搭建的窄带通信网络。

第三我们使用云计算提供服务能力。基于我们的传感器和AI摄像头等,所有的数据上传后,能够根据不同的行业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从我的感觉来说,物联网这个领域垂直的应用非常多,但是底层的建设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不管是芯片还是网络云通讯构建的物联网生态,需要行业做更多的努力。

由天宇:传感器设备本身面临稳定性问题,包括能耗升级问题,在系统层也面临连接标准统一性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谈到未来的可能性,大家会基于什么样的假设对未来十年的变化做出判断?以及预测一下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应用成果出现。先请李明教授分享。

李明:我做两个预测:第一,十年内我们会治疗大部分癌症。第二,十年内我们将在自然语言理解领域取得突破。

癌症治疗的方法有几个,一个是手术切了,一个是化疗杀死所有的细胞,一个是放疗,但效果也不那么理想。第四个就是免疫治疗,这两年个体化免疫治疗有重大突破,这个领域的研究者都认为免疫治疗到了革命性门槛,这次癌症治疗革命可能比信息革命还大。但是现在要想实现个体化免疫治疗还比较难,个体化实际上是颠覆性的产业,因为不能提前制药,而是病人来了拿出细胞找到新抗原后再制药,所以个体化制药过程一定要用人工智能解决,否则太贵了。现在用湿实验完成这样的过程,三个月的花费高达几百万美金,没有人负担得起。只有用人工智能才可以解决。

由天宇:追问一下,为什么人工智能能够有效降低这里面的成本呢?原理是什么?

李明:首先利用人工智能去发现这些新抗原,有了这些新抗原之后,每个新抗原要做湿实验看有没有免疫反应,有了反应才制成疫苗,这个免疫反应这个事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不需要太准,准确率在70%-80%就可以了。

我分享一下自然语言处理,现在做的自然语言处理都是做端到端的系统,但从逻辑上讲只有动物这么做,人有时候也是,比如问:“吃了吗?”回答:“吃了。”这个过程人根本没有反应过程。而大多数时候人是三思而行,做出推理回答。现在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方向叫“多轮对话”,第一步要理解,理解了再回答。当然这是长期的工作,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对话产品基本都是一套路子,就是端到端,未来一定会被改变。

由天宇:端到端解决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问题。

李明:对,我想跟量子计算的研究者说一句,量子计算也会对深度学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量子计算可以做深度学习的混合,谷歌正在做相关的研究。

由天宇:好像量子计算未来和AI有交叉结合应用。

于扬:量子计算速度非常快,大量的计算问题都能用上,比如机器学习。我们的看法是,未来三到五年很可能实现100个量子比特,谷歌现在是50个。量子增加的速度是2的N次方,如果到100个比特就是100的N次方,所以发展空间非常大。应用方面,主要是有制药领域,制药是一个算分子结构的过程,有的制药是根据图形识别,在一个库里搜索需要哪一种药的形状,这件事量子计算是可以用上的。还有比如组合的优化,比如优化交通等。所以大家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是量子计算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很有可能进入技术落地阶段。

由天宇:您带领的先扬剑团队,三到五年的发展期望是什么?

于扬:我们团队现在就是要尽快打造一个平台,能够做到100个量子比特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做很多事。

由天宇:如果这个平台被做出来,应该是国内最领先的标杆性突破了吧?

于扬:对,如果打造出来,国际上应该也是领先的。

由天宇:再回到饶教授,另外两位教授本身做前沿技术,您这里我的理解偏原理性,不知道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和展望呢?

饶培伦:展望是有的,分两点讲,刚好和我在清华的两个职务有关。第一我在工业工程系,我们现在社会的样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塑造的,未来得5到10年,我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会改变,在前沿科学研究领域是如此,在其他领域可能也是一样。讲的更大一点,有一些行业会改变,有一些职位会消失,人和技术的关系会重新匹配和洗牌,有些事情机器做了,而且比人做得更好,这是很大的变化。大家看工业字典里1.0、2.0、3.0没有那么快,但是4.0就非常快了。在全球创新学院,我们在创新人才、交叉人才的培养上面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变化实在太快了。有很多新的知识技能,很多新的素养,和传统教育的分类分班完全不一样。教育方法上需要有很多的改变和创新。

由天宇:付总可以聊聊升哲的展望。

付刘伟:现在都讲万物互联、万物物联。从硬件来讲,所有的硬件芯片能力、集成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发展,不管是自主可控还是未来创新,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应用场景,比如智慧城市是物联网落地非常好的场景。例如交通,十字路口交通灯会按照车流量发生变化;从家里出来前,设备能够对外面极端天气的变化进行提醒。这些变化带来生活上无感的交互,没有感知到会发生互动性的服务提升能力。不管是通过硬件还是终端产品,物联网最终提供的是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比如过去两周,升哲科技在北京周边有一个社区落地的一个项目。当时社区有一个小孩丢了,所有人都非常着急。我们在社区内部署了很多AI摄像头,把小孩的头像输入系统中,就能快速定位小孩在所有社区摄像头中出现过的地域定位,最终快速协助警方找到了小孩。

再比如在烟雾消防相关领域,当烟雾传感器被部署到家庭,落地到智慧社区之后,人们就会无形中与设备产生交互,给居民安全的保障。

由天宇:物联网的传感器越来越成为无感的存在,但是他产生的价值,是比单纯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更加有意义的,因为他会让整个社会变成可感知、可计算。

付刘伟:是的。

由天宇:最后请李明教授对未来十年说一两句寄语吧!

李明:从现在开始学习人工智能、做人工智能还不晚!

由天宇:谢谢各位!十年说起来很长,但如果将十年放在一个世纪里,其实又很短。今天各位嘉宾在台上分享了一些富有前瞻性的看法,我们唯有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才能看到未来的方向!

(编辑:辽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