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辽源站长网 (https://www.0437zz.com/)- 云专线、云连接、智能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应用 > 正文

黄益平:数字技术正在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发布时间:2017-12-03 11:26:09 所属栏目:应用 来源:财经网
导读:12月1日,2017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峰会汇集900余名来自政府、金融、互联网、教育、电信等行业的精英代表,更有国内外顶尖的产经知名专家和英特尔高管带来的真知灼见,他们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剖析我们所面对的未来世界。此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中国经济这个十个九大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目 标的阐述。其实我们在过去改革期间将近四十年的时候,我们一直是 对前景有不断的有展望,有构想,在 80 年代的时候,我们就曾经构 想三步走,三步走的主要的含义,第一是解决温饱,第二是实现小康, 第三是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到了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们有新的三步走,

在这次的十九大上,我们就是第二个百年计划,这个百年计划很重要 的三个时间点,第一个是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也就是要彻底 消灭贫困。第二个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个是到 2050 年 要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假如说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时间表和 在 80 年代初的时候,邓小平先生所提出来的三步走这样的构想做一 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我们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这 样的一个过程,应该是大大提前了。我们原来它说的是到 2050 年, 我们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我们是到了 2035 年,到 2050 年, 应该是变成一个强国。对应的这些指标有一些具体的量化的指标,我 们没有时间具体展开来。

那么在十九大报告当中,对于我们下一步的 经济政策还有一个很中心的,很关键的论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社 会主要矛盾的阐述,我们假如看一下历史上党代会对于主要矛盾的这 个阐述,其实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简单地来说在 8 大,也就是建国 不久以后,所设定的当时的这个主要的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了这个 60 年代,到 70 年代其实 主要横跨一个文化革命的时期的时候,当时的主要矛盾,主要是一个 阶级斗争的这个矛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主要矛盾从十二大到十 八大一直是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十九大的报告的确定的主要矛盾应该说是有一定的转变, 主要的转变在于,很多人开始富起来了,但是我们经济发展还不够平 衡,不够充分。

这个背后当然有很多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不平衡, 不充分的这个问题?矛盾?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我们过去四十年所实现的其实是一种超预期的追赶,1978 年 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人均 GDP 是 250 美金,今天 已经到了 8000 美金,我们的人均 GDP,我们的 GDP 的总的规模,应 该说是大大提前超预期,超规模的赶超。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赶超的背 后,我们也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举三个简单的 例子。

第一、在早期,为了追求高速增长,我们确实是形成了不少结构 性的矛盾,结构性的失衡,比如说为了追求高速增长,用大量的投资 来支持经济活动,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投资占 GDP 的比例非常的高。 而且投资的效率也并不是那么的好。第二,我们的市场化的改革不彻 底,我们经常说,我们的普惠金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这背后有很多 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化的改革不彻底,金融机构 的资源配置还受到相当的政策约束,利率不能完全市场化,利率不能 覆盖风险,使得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服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 利率有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因素,最后一个是我们过去确实是重视经 济增长,但是不重视经济的增长的质量,这背后产生的问题,收入分 配不太公平,社会保障不太发达,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所以我个人的 解读,以十九大为起点,我们下一轮的经济政策,当然要追求中高速 的经济增长,但是更重要的政策重点应该是放在我们增长的质量,增 长的平稳的结构和人民生活的这个质量。

怎样实现这样的追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来的是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这里头的内容相对比较 丰富,包括我们这个去年,中央提出来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目标,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和降成本,这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同时要推动实现建设创新型的这个国家, 那么我觉得这个主题和我们今天的讨论紧密相关,创新型的国家所依 据的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人才的培养,很多方 面。当然还包括我们区域性的这个,协调的区域性的发展,包括我们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等等。我个人的理解,我们下一 轮的经济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许可以把它概括为党的领导加 上市场配置资源,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内核,也许在过去很长时间都已 经在实施过程当中,有很多成分,其实在我们过去的经济体系当中就 有,未来这样的一个体系,其实是一方面看,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 个报告当中有一个比较精辟的阐述就是,有为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 这样的一个匹配怎么样工作?当然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我觉得 未来的方向可能就是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的一个紧密的结合。

假如我们把关注点再放近一点,我们所谓的经济新格局,经济新 格局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增长还能不能持续?如果 我们看过去 2010 年到现在,按照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来观察,中国 的 GDP 增长速度已经回落了五个多的百分点。这个回落我们大家都 已经观察到了,但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增长什么时候见底,会稳 定在什么地方,未来的增长趋势怎么样?对于这样的一个增长减速, 我们学界和官员之间其实有很多争论,有的认为这就是一个周期性的 变化,也有的认为这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认为这 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我们有很多朋友都了解,中国经济增长过去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分解为三架马车的话,消费、投资、出口。

中国过去长期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和投资,这两架马车来推动的, 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消费在过去一直是比较疲软的,但是我说消费疲 软,并不是说消费没有增长,消费也一直在很快地增长,只不过消费 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消费占GDP 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出口和投资占 GDP 的比重在上升。所以他们是 推对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增长的最主要的动能。在这两架马车的背 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制造业在中国,一端是在我们东南沿海的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像服装、玩具、旅行产品等等,这些产品主要 是用于出口,支撑了中国的非常活跃的一个出口行业,劳动密集型的 制造业,主要是做出口产品。另外一端的制造业是资源型的重工业, 主要是在西北、东北,他们所生产的是投资品。所以劳动密集型的制 造业和资源型的重工业,他们一边生产出口产品,一边生产投资品, 当然是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两架主要的马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这样两架马车其实也成就了中国所谓世界工厂的美誉,很多东西都是 在中国生产的。

(编辑:辽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