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辽源站长网 (https://www.0437zz.com/)- 云专线、云连接、智能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Lululemon 和广场舞大妈教你做社群

发布时间:2019-12-05 15:16:30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做站长
导读:本文从两个案例解析了社群的相关知识——从广场舞大妈,看社群的仪式感;解构 lululemon的品牌信仰。 第一篇谈了三点: 社群(Community)不等于私域流量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经营不是「社群」经营 社群的本来面目 = LTV +赋能 + 共同体。 那么这

Lululemon 和广场舞大妈教你做社群

图是每月的庆生会,当然不只庆生活动,还有各种集体的生活聚会

也许你当年是我的领导,但现在在广场舞的团体里,你就是一个新人,得重新接受组织的考验和教育。这让多少曾为工人阶级的人们,有著农奴翻身的解放的快感。

广场舞,形成了人与人交流「平台」,大妈们在这找到身份认同、找到无趣生活中的精神出口,成为了这群大妈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运动只不过是个理由,连结才是他们持续下去的动力。

大妈的社群,通过各种仪式的堆叠,找到归属、找到信念,她们已经不再只是舞友,而是种共同体,彼此维系著。

人家至少在这混乱的时代里有信仰有归属,那我们呢?(笑)

从苹果到小米社群,品牌信仰

至于科技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就是「果粉」跟「米粉」了。

公司先用了「活动」,助推了仪式性行为,橙色星期五、米粉节、WWDC…等等,再到把实体商店经营成「传教会所」的传教布道,让果粉&米粉们以朝圣的心情去参观和购物,并且提供专属的服务。

很多人买它们,不是买一个产品,而是买一种「身份认同」、「精神投射」,而且当你越是参与,越能感受到自己是这品牌的一份子,这是当品牌成为一种宗教、一种信仰的魔力。

然而这种魔力的可怕之处,我想我不必多说。

你去问问你身旁的果粉米粉们,为什么苹果、小米好?

或者你勇于挑战,直接跟他们说说你认为苹果或小米那边不好,他们自然会替我回答你的。

简单解构:Lululemon,从做瑜珈裤的工作室,到品牌信仰

Lululemon 和广场舞大妈教你做社群

Lululemon 是一个神奇的品牌,从一个工作室打建了品牌信仰,现已经成为运动鞋服领域里的第三名。市值已经反超专业运动品牌Under Armour(安德玛),高达 286 亿美元。

是怎么办到的?「他们在一片营销的红海中,有著建立社群的眼界。」

创办人 Wilson 首先发现大多数千禧年出生的人,喜欢把钱花在可以“有效改善生活”的地方,像是健身房、旅行、食物,这些注重于改善自我的体验服务,而不是纯粹的奢侈品。

于是把 Lululemon 的企业文化设定在“自我成长”,希望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员工,只要使用 Lululemon 的产品,都会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这是设定目标、明确使命:为什么我们聚在一起?

在 Lululemon 的团队内有三个重要角色,分别是店长、品牌大使与店员,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唯一的共通点就是认同 Lululemon 的企业文化。

品牌大使选于地方意见领袖,像是一些瑜伽老师或健身教练,公司提供这些大使免费的产品,并让他们在周末的时候,来零售店开设课程,对这些品牌大使而言,他们可以因此接触更多潜在客户,并向他们宣传 Lululemon 的产品与自己在外开设的课程。

Lululemon 和品牌大使结合线下活动,利用免费课程、座谈会、社群分享会,透过面对面的接触,为消费者带来有温度的体验。

这是品牌赋能给社群的启动者

在周末,Lululemon 的零售店会转成瑜伽具乐部,提供大家免费的瑜伽课程,不论是否购买 Lululemon 产品,都可以来参加。或是举办社群分享会,让大家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不论是瑜伽、书、慢跑,只要是能够为心灵带来成长的活动,都欢迎每个人来一起分享。

这是符合品牌价值的仪式感

用了一~两年时间,他们发现比起只在网上创造内容,自说自话,用户社群带来的效应更加强烈,而参加这些活动后,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 Lululemon 的铁粉,邀请朋友一起来参加这些活动。

这是社群经营的长期价值:高价值有效拉新

Lululemon 和广场舞大妈教你做社群

Lululemon 在北京故宫举办室外瑜伽活动,足够「邪」吧。

截止 2018 年末,Lululemon 在全球拥有 1400 多名品牌大使,他们带动了一群热爱运动、追求健康生活的高质量粉丝群体,形成了上图的强大品牌信仰。

社群的盲区

社群就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现在市面上打著「社群运营」的旗帜,做法却仅仅是:「你为这一群人做一件事」。这样的话,你做的更像是一个「媒体」,而不是一个「社群」。

(这也是第一篇提到的:Social Media 跟 Community 的差异)

微信群≠社群

我这段时间发现,很多人会认为,拉一个微信群就是社群的开始。

比如某某粉丝群、某某宠物群、某某行业大佬群,很多都是拉一个微信群,不也挺成功吗?

但!这种情况下,其实「拉微信群」的行为,并没有创造社群,而上面那几种社群,本身就是已经存在的「社群」;拉个微信群,只不过是为已经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种沟通方式」。

看完上面这些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社群案例,算我求求你,不要再认为社群就是微信群,社群就是群聊,别狭隘了自己的眼界。

我们身边真的太多社群存在著,每天发生著,都有学习之处。

创意,只是将既有的事物重组而已。-詹姆斯·韋伯

最后,再让我分享一次,一开始我分享的一句话。

希望前两篇长文,先把「社群的本来面目」,剥开了揉穗分享给你,我们才能继续前进,逐渐摸索出属于这时代的「社群方法论」。

后记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第一段有说句狂妄的话:

「人类的文明,可以说是因社群建构而成。」

但你可能不太认同,因为现在生活中,正是因为过多的「群体」、「圈子」,所以对立与争执频繁,大家应该多沟通多打破圈子去交流阿!

然而,我们如果冷静一点来看,会发现人类文明就是两个极端同温层形成后,再暴力歼灭对方,在歼灭的过程,群体为了生存导致大量研发科技与武器,「不小心」让人类进步。

「沟通」则是一个避免同温层中彼此无法团结,导致被敌人团杀,而长出的辅助技能。

所以我认为去要求群体内的个体,通过无限沟通打破同温层,挺违背在我们血液里的人性,但如果是通过「有限沟通」去强化歼灭作战动力可能比较容易。

也就是,我认为社群的扩张是种「同温层扩张」,而不是「跳出同温层」。

—-

(编辑:辽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