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辽源站长网 (https://www.0437zz.com/)- 云专线、云连接、智能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一文详解:产品经理如何承接“重构/改版”需求?

发布时间:2019-12-11 11:17:14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半年多以来一直在做重构的项目,从运营后台重构,到中台passport重构,最后换了家公司继续做纯C端的前台页面重构。踩过很多很多坑,积攒了挺多经验,总结出来准备产出一篇文章。 主要总结重构项目的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是产品经理应该投入时间最多的

一文详解:产品经理如何承接“重构/改版”需求?

(虎扑M站改版前后对比)

2. 数据分析

曾经一位开发对我提的老版本加上埋点的需求不以为然,认为都要重构的东西了,没必要在老版本上面加埋点。我列了三条理由说服了开发加埋点:

  1. 改版效果需要用数据说话,新版本会加埋点,会有数据,但是老版本没有,那么核心的数据指标无法对比,也就无法衡量改版是否成功;
  2. 我对ABC功能点存在一些想法,想直接砍掉其中某些功能,或者对一些功能做一个较为大的改动,想要了解老版本这个功能点目前的用户使用情况,如果很少人用,直接砍掉,新版你们开发也省事儿(说话的时候也要站在开发的角度思考);
  3. 我们的用户长什么样我们现在都不清楚,不加埋点来看的话,改版就是“瞎撞”。我需要知道较为清晰的用户画像,至少知道谁在用我们产品,才好制定合理的产品方案,才不会给你们开发提傻X需求,每个需求点都有理有据。

用实例进一步解释这三条理由,假如知乎文章发布页重构,首先确定一个核心数据指标,假定为发布成功率。那么需要知道老版本的这个数据是多少,重构版本与此对比来看改版效果(这里还需要限制约束条件:在发帖页平均UV波动不超过5%的前提下)。

其次,分析功能点,假如数据分析发现用户在上传视频的时候有5%的概率的失败,失败后又重新传,那么新版断点续传的功能优先级很高,同时进一步分析失败原因,新版要大幅降低这个值。

3.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简单说就是给用户打标签,用户是男是女,喜欢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活跃,活跃时候都看了些什么。无论是在做什么项目,了解用户画像都很有必要。可能在重构项目期间,产品经理不清楚用户画像也能很好地完成重构项目,但是了解用户画像的产品经理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都远甚于前者,换句话说:了解用户画像能让产品经理逼格上升一个档次。

曾经有一位前辈看过我写的需求文档之后,给我提出了一些指导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可以在需求文档或者其他地方专门写一个部分——帮助运营做得更好”。

前辈的意思是产品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候,也应该站在运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能够帮助运营更好地开展工作或者提高效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增长,发现不仅是站在运营的角度,还需要站在更多人的角度以及更高层次的视野去看待产品设计。

这里的提升就不得不清晰地了解用户画像,因为用户画像主要功能有四个:精准营销、广告投放、个性化推荐、辅助产品设计。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将前面三者都思考在内,虽然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差别不大,但是境界和视野的差距可见一斑。

将用户画像运用得最好的一个产品我认为是虎扑,用户画像非常清晰:20-35岁的男性,以大学生和上班族为主,喜欢篮球,热爱运动,喜欢以实力论英雄。这样的用户被定义为“直男”。围绕“直男”做球鞋球衣广告投放、做吴亦凡/蔡徐坤相关内容营销、推荐评分投票帖等。虎扑的产品体验并不算好,但是围绕“直男”的运营做得在国内确实无出其右。

一文详解:产品经理如何承接“重构/改版”需求?

(知乎的用户画像-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9935630)

4. 竞品分析

这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在此不做详细描述,但是提醒两点:

避免没有结论的功能点罗列:这是最常见的竞品分析误区,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结论,竞品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我在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不要只关注页面结构和前端交互,多注意一些细节和隐藏功能。比如知乎的文章发布页,上传图片可以选择本地,还可以直接复制图片到编辑器中,而复制进去的图片是直接上传云端的,展示出来的就是知乎域下的图片,而虎扑的发帖页编辑器中复制图片是直接base64解析的原图地址,并未执行上传云端操作。

5. 需求池

在体验老版本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记录下来,可能是一些功能bug,可能是一些细节的纰漏,甚至可能是一些提示文案等。但是仅自己体验后记录的需求远远不够,一定会存在很多遗漏的点,以下有三条经验可供参考:

  1. 公司内部发起调研,经常使用老版本的公司内部人员会给出很多优化建议;
  2. 对用户发起调研,邀请一批高活跃用户拉群或者面聊(沙龙形式),或者用广撒网的形式发调研问卷;
  3. 需求方的想法和建议,需求方可能是领导或者高层,沟通前做好功课,这一步很有必要,避免出现重构产出与需求方预期相差太远的问题。

(编辑:辽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