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辽源站长网 (https://www.0437zz.com/)- 云专线、云连接、智能数据、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C2M如何改变制造业?——对话裂帛副总裁大麦

发布时间:2020-10-30 03:37:58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最近,C2M又火了。因为阿里动物园的新成员犀牛。 犀牛工厂是阿里新制造战略的代表,连接着商家(主要是中小商家)、原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对商家来说,即便是小批量的定制订单也能得到快速响应;而对消费者来说,低价就能买到高品质的商品。它的优势之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最近,C2M又火了。因为阿里“动物园”的新成员——犀牛。

犀牛工厂是阿里“新制造”战略的代表,连接着商家(主要是中小商家)、原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对商家来说,即便是小批量的定制订单也能得到快速响应;而对消费者来说,低价就能买到高品质的商品。它的优势之一在于背靠阿里,拥有大量的客单量、足够的资金和够硬的技术。

换句话说,犀牛类似于一个“共享工厂”,目前接的是中小商家的服装生产订单,逻辑上是消费者先下单、工厂再生产,除了在数量上按需生产,商品款式也可以按需定制。而要满足这种要求,工厂不仅要能实现多款式、小批量的柔性制造,供应链也要足够灵活,能高效协同。

其实C2M不是什么新概念,它是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电商模式,主要特点就是由消费者驱动生产。正是这种反向生产,C2M模式的流行大大改变了从制造端到渠道端的整个产业链,尤其是对于服装、家电等高库存的行业来说,影响更大。

“柔性的需求其实是如今的市场决定的,市场决定了品牌方必须去做大量的款式,每个款的单量也比较少。尤其在电商领域,这种小单量、多批次、快反的节奏更明显。传统的大工厂模式很难满足。”在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裂帛副总裁大麦表示。

C2M如何改变制造业?——对话裂帛副总裁大麦裂帛副总裁 大麦

倒推到制造,大麦认为,生产线必须做到无论数量、款式多少,都可以根据需求快速切换。甚至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再到成品销售,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自动化和灵活性。而这个过程,需要信息的高度互通和高效协同,才能帮助整个供应链实现自我调整。

作为最早的淘品牌之一,裂帛旗下拥有着裂帛、莲灿、Liebo Feng等多个女装品牌,因为独特的民族设计风格而颇具辨识度。据大麦介绍,通过供应链系统,裂帛打通了从商品企划、服装设计、工艺技术、产品下单、多种原材料备料方式、生产跟踪管理到财务结算的全流程,与工厂之间实现了双向信息共享和协同。这帮助裂帛实现了很多场景的优化,比如需求的在线分发、生产进度的及时跟进、工厂自主打印洗唛合格证、供应商能力评估、多个工厂的询比价等等。

在大麦看来,供应链是服装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企业产品的好坏,会受到设计、生产等各环节质量把控的影响,从企划源头到消费者手上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过去十多年里,供应链一直是裂帛信息化、数字化的核心。放眼未来,大麦认为C2M是个必然趋势,而生产线和供应链的柔性化是重要前提,也是制造业眼下的重点。

以下为对话访谈实录(文字内容经至顶网编辑整理):

至顶网:如何理解或者看待C2M模式?这一模式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制造业?

大麦:C2M的核心其实就是个性化定制,而定制就要求生产线足够柔性。我认为,未来的制造一定是C2M的,只是现在的工业柔性化定制程度还没能达到这个水平,或者说,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现在这种大量复制的生产模式,成本是比较低的。

比如家里的锅碗瓢盆,一方面,它没有太多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因为它们生产制造是需要模具的,如果每个产品都要造一个不同的模具,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但如果这些商品都是3D打印出来的,就没有模具问题了。

当然,有一些产品的生产制造注定是C2M的,比如西装、眼镜、假牙牙套等等,一定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私人定制”的。未来,因为每个人的身材体型不太一样,普通的服装最好也是定制的。只是由于成本问题,现在要做到全面的定制还不现实。

至顶网:C2M模式的底层是柔性化,那么,对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实现柔性制造?这背后需要什么技术做支撑?

大麦:我觉得所谓的柔性就是你要多我可以多,你要少我可以少,如果市场需求变来变去,生产线也可以跟着变动。

所以,具体来说,柔性制造需要把整个制造的过程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分解、对应处理。还以服装行业为例:在了解客户的身高、肩宽、臂长等信息后,每块布料所需的裁片大小等等都可以自动计算、自动裁剪、在缝纫过程中自动识别和追踪,这就是柔性制造的一个场景。

如果依靠人工来完成这些工作,在定制过程中,裁片差异化大,可能一会儿要裁一米的,一会儿裁1.2米的,不仅容易出错,归类摆放的时候也容易搞混。而用自动化的方式对流水线进行工艺分解,不但效率高,还不易出错。比如通过衣料上的RFID芯片,我们就可以很快识别出它属于哪件衣服的,需要放到什么地方。

从这方面来说,柔性供应链在车间内跟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比较紧密。对于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目前在制造业的应用还多是智能自动化,还没能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的水平。

总结一下,企业要打造柔性制造,首先生产线上的工艺、工序能够进行标准化;其次,每一个环节最好能被自动识别自动处理,实现上下游的流程贯通,从而支撑整体的个性化处理。

至顶网:柔性制造是否适用于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或者哪些工序更容易柔性化?

大麦:对于制造业来说,每个制造环节都在往着更加柔性的方向去努力。理想状态是能够完全地按需定制,无论客户的需求多了还是少了,大了还是小了,生产线都可以通过快速切换来满足需求。

打个比方。一些生产季节性产品的工厂,他们一年中的业务会有峰值、低谷,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低谷。比如,中秋节之前,很多工厂都在做月饼,但过了中秋节之后,工厂就没活干了吗?其实不是。这个工厂它还可能做面条或其它点心。中秋节之后,它的生产线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其它的产品,生产线上的机器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切换、变化,这也是柔性制造的典型场景。

对于具体工序来说,我认为只要把工艺、工序拆到足够细,最大可能性地进行标准化、自动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柔性化。还以服装生产的裁片为例,比如在裁床上,我们用的是自动化的裁刀,它可以剪出不同的裁片;再比如用CAD画图,它什么图形都能画出来。一旦达到这种自动化程度,那很多裁剪工作就都可以柔性化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工作是不能做到完全自动化的。比如不同面片之间的衔接缝纫,还是需要人工的介入,即便能实现柔性化,效率也比较低。所以通常来说,流程中那些能够被自动化的,能够用机器来做的工作,也是比较容易柔性化的。大量依靠人来处理的,就难以实现高度的柔性,人在不同工作内容之间来回切换,是有代价的,而自动化的机器没有额外的代价。

至顶网:实现产品的定制化,不仅仅要靠企业内部的柔性制造,还要整个产业链的支持。那么供应链层面怎么达到柔性化?

(编辑:辽源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